云拥莲峰插太虚,清香不付岭南卢。而今五叶分明在,触处离披见得无。
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释守卓。 云拥莲峰插太虚,清香不付岭南卢。而今五叶分明在,触处离披见得无。
释守卓(一○六五~一一二四),俗姓庄,泉南(今福建泉州)人。弱冠游京师,肄业天清寺,试大经得度。游学至三衢,见南禅清雅禅师。舍去,抵姑苏定慧寺,从遵式禅师,通《华严》。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,道鸣四方,遂前往依从。清禅师迁住黄龙寺,守卓随侍十载。既而又至太平寺,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。后主舒州甘露寺,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,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。称长灵守卓禅师,为南岳下十四世,黄龙清禅师法嗣。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,年五十九。有《长灵守卓禅师语录》。 ...
释守卓。 释守卓(一○六五~一一二四),俗姓庄,泉南(今福建泉州)人。弱冠游京师,肄业天清寺,试大经得度。游学至三衢,见南禅清雅禅师。舍去,抵姑苏定慧寺,从遵式禅师,通《华严》。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,道鸣四方,遂前往依从。清禅师迁住黄龙寺,守卓随侍十载。既而又至太平寺,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。后主舒州甘露寺,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,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。称长灵守卓禅师,为南岳下十四世,黄龙清禅师法嗣。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,年五十九。有《长灵守卓禅师语录》。
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十五。明代。释函是。 菊花开灿烂,溪水日潺湲。不睹黄云暗,焉知白露繁。稻粱迟社燕,茗盌对山村。回首成衰迈,还应望石门。
江上晚兴有怀金海住先生。清代。吴询。 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遥遥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余霞敛复晴,昏烟淡将夕。天末怀夫君,相思千里隔。秋雁啼凉风,凄凄苇花白。
双庙怀古。元代。王恽。 铁舆动地来,猎火烬九县。睢阳东南冲,江淮国所援。蔽遮不使前,恢复可立见。二公明此机,死守誓不变。虽危所保大,如蝮螫解腕。最难结众心,存殁匪石转。彼苍畀全节,谁为落贼便。已矣君不忘,握爪掌为穿。竟能济中兴,淮海了清奠。至今忠烈气,皎皎白日贯。贺兰观成败,不饮浮屠箭。杀亡计多寡,此论诚可辨。我来拜遗像,凛对如生面。乞灵激懦衷,剸决刚同鍊。朔风吹树声,尚想登陴战。暮倚晕月城,悲歌泪如霰。
新平访花腰傣族村落。。张力夫。 郁郁哀牢岭,悠悠戛洒江。风清民抱朴,寨老树传邦。万物存灵魄,千年佑土庞。花街生妙趣,卜少试新腔。
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。清代。王时翔。 一镜香云绾玉簪。两湾秋水带秋岚。海中明月梦中探。修竹多依花焰焰,古梅偏傍柳毵毵。牵丝千尺老春蚕。
寄怀文略学长并谢惠画册。清代。朱庸斋。 闻名悭一面,见画悟同门。衣钵承卢赵,钩皴逼宋元。明窗堪自遣,斯道共谁论。格禁空翘跂,神交海内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