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觌星再周,百罹老俱至。支离江海侧,萧瑟沆瀣气。
与子宁石人,相望无只字。天高醉不闻,愚者苦忧坠。
岭南曩邂逅,丈人故我惠。廿年剩梦思,万事错棋置。
山堂蜕巾履,子亦屏世伪。翩然江东西,得句旋复弃。
岂无澄清志,悔揽孟博辔。霜钟千里声,省录及衰瘵。
别怀正满抱,退笔更一试。侧闻沅湘间,歔欷话旧帅。
伯严和实甫诗见及感旧六叠次韵。清代。陈宝琛。 一觌星再周,百罹老俱至。支离江海侧,萧瑟沆瀣气。与子宁石人,相望无只字。天高醉不闻,愚者苦忧坠。岭南曩邂逅,丈人故我惠。廿年剩梦思,万事错棋置。山堂蜕巾履,子亦屏世伪。翩然江东西,得句旋复弃。岂无澄清志,悔揽孟博辔。霜钟千里声,省录及衰瘵。别怀正满抱,退笔更一试。侧闻沅湘间,歔欷话旧帅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 ...
陈宝琛。 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台湾竹枝词 其三。清代。谢金銮。 水仙宫外近黄昏,迤北斜看第几鲲。潮信来特沙卤白,乱星渔火簇城门。
凤衔杯 咏秦羽阳宫瓦。近现代。溥儒。 羽阳宫殿悲何处。彩云萧史同朝暮。霸业久随尘,问咸阳、可怜焦土。祗河岳,还如故。阅沧桑,成今古。漳台片瓦皆愁侣。叹璧月仍圆,销磨秦汉经风雨。兴亡恨,谁能补。
秋兴 其二。。王九思。 秋风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转哀。贝锦有言䜛巷伯,黄金无梦到燕台。土阶步月青藜杖,草阁看花浊酒杯。垂老光阴吾愿足,补天自有出群才。
赣州丰乐长老惠宣写予真戏赞时年七十三。宋代。周必大。 少年日醉郁孤台,鼎立三禅屡往来。豪气虽存谁复识,形容变尽鬓皑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