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疑奸叟谤,闲与情人话。犹是别时灯,不眠同此夜。
寒灯扬晓焰,重屋惊春雨。应想远行人,路逢泥泞阻。
灯光照虚屋,雨影悬空壁。一向檐下声,远来愁处滴。
楚僧话寂灭,俗虑比虚空。赖有残灯喻,相传昏暗中。
雨声乱灯影,明灭在空阶。并枉五言赠,知同万里怀。
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。唐代。戴叔伦。 知疑奸叟谤,闲与情人话。犹是别时灯,不眠同此夜。寒灯扬晓焰,重屋惊春雨。应想远行人,路逢泥泞阻。灯光照虚屋,雨影悬空壁。一向檐下声,远来愁处滴。楚僧话寂灭,俗虑比虚空。赖有残灯喻,相传昏暗中。雨声乱灯影,明灭在空阶。并枉五言赠,知同万里怀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 ...
戴叔伦。 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招审知步月。宋代。赵蕃。 三年不对溪南月,况用哦诗向君说。前山落雨此地雷,我自生凉人厌热。林梢虽复乱蝉鸣,岂不大胜苍蝇声。市声收尽浮桥寂,要子同来作细行。
五月八日敝宅修会得春字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盛夏郁郁苦炎氛,诸公一来满座春。翠筱炊烟浮杂俎,腐儒粗粝荐香蘋。酒行未几起者半,会合况岂由乎人。欲托长歌歌不足,金兰为我尽殷勤。
赠张长史时言 其一。。严嵩。 鲁卫亲藩大,衡庐楚道长。除书登国傅,归棹指江□。仙酝浓堪致,家音近易将。河间今礼乐,陪从有□□。
过吴幼时别业。明代。王醇。 岚里人家满,远栖人外闲。与君坐芳草,随意望南山。花气微风际,鱼苗新水间。苍苔见虎迹,未及夕阳还。
题时遁泽画卷十首 其九。。王柏。 精蓝夹江干,钟鼓时相应。两山遮不断,楼阁若争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