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庐无馀地,文字散堆案。虽微清溪鹤,蓍画亦幽玩。
高人来何疏,午榻动成鼾。梦闻足音喜,不待摇枕唤。
居贫少烟火,饘食尚须旰。出门兀何之,踉跄从款段。
吾人古遗隐,凫足闵同患。负日持献君,狐白不肯换。
商歌叩牛角,长夜安得旦。飕飗满屋风,黄叶散投幔。
楚屈若灵龟,出处思过半。所从聊自知,何用詹尹算。
不如天随生,头帻终日岸。况君击庄缶,一念肠九转。
人方卧大室,子独号其畔。寒山来助哭,咄尔勿嗟惋。
次韵李成季感事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吾庐无馀地,文字散堆案。虽微清溪鹤,蓍画亦幽玩。高人来何疏,午榻动成鼾。梦闻足音喜,不待摇枕唤。居贫少烟火,饘食尚须旰。出门兀何之,踉跄从款段。吾人古遗隐,凫足闵同患。负日持献君,狐白不肯换。商歌叩牛角,长夜安得旦。飕飗满屋风,黄叶散投幔。楚屈若灵龟,出处思过半。所从聊自知,何用詹尹算。不如天随生,头帻终日岸。况君击庄缶,一念肠九转。人方卧大室,子独号其畔。寒山来助哭,咄尔勿嗟惋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梁宣王挽词三首。唐代。宋之问。 贵藩尧母族,外戚汉家亲。业重兴王际,功高复辟辰。爱贤唯报国,乐善不防身。今日衣冠送,空伤置醴人。金精何日闭,玉匣此时开。东望连吾子,南瞻近帝台。地形龟食报,坟土燕衔来。可叹虞歌夕,纷纷骑吹回。像设千年在,平生万事违。彩旌翻葆吹,圭翣奠灵衣。垄日寒无影,郊云冻不飞。君王留此地,驷马欲何归。
题明伦堂。宋代。刘宰。 六树庭前过屋山,一枝仙桂许高攀。风云有幸逢千载,里社应先庛万间。
桂轩辞二章 其一。元代。杨维桢。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。沐雨露兮含风霜。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。轩中之人兮寿而康。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。轩中之乐兮乐无央。
怀顾黄公。清代。王又旦。 不畏穷愁只著书,幽栖风物近何如?断云疏雨吴王岘,竹瓦临江十尺庐。
病请至三不得许在任调治既小愈作。。倪元璐。 乍似蛾穿出茧关,惭人丝锦索痴顽。不开后閤主投辖,几失藏舟天赐环。多事角蹄占白黑,罪言肘手诉朱殷。拚将髀肉填鞍债,耐看朝回马上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