枕屏侧。小玉催人弄笛。翻一曲、桃叶艳歌,恰似江南望江北。
凭栏酉到戌,删却,黄昏也得。瑶阶静、梅萼半开,逗引疏香绣帘隙。
含颦几朝夕。且暗掐经珠,轻拭琴漆。芳心早许梁园客。
好佩玉双赠,镜菱双照,鸳鸯成就到头白。忍蹙损莲额。
脉脉。展兰席。叹刻画朝云,抛尽心力。春宵一刻黄金百。
待烛下重见,凤团亲擘。教郎须记,绣枕畔,泪尚赤。
兰陵王 其二 次韵代答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枕屏侧。小玉催人弄笛。翻一曲、桃叶艳歌,恰似江南望江北。凭栏酉到戌,删却,黄昏也得。瑶阶静、梅萼半开,逗引疏香绣帘隙。含颦几朝夕。且暗掐经珠,轻拭琴漆。芳心早许梁园客。好佩玉双赠,镜菱双照,鸳鸯成就到头白。忍蹙损莲额。脉脉。展兰席。叹刻画朝云,抛尽心力。春宵一刻黄金百。待烛下重见,凤团亲擘。教郎须记,绣枕畔,泪尚赤。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 ...
樊增祥。 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恭谒孝陵。。弘历。 追远钦神烈,匪遥展默思。每因羁庶政,又觉隔多时。松柏守宫阙,星辰侍礼仪。鼎湖亲卜吉,昌瑞万年基。
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。清代。张冈。 暮随白云至,山月尚未出。言寻石门幽,谷口烟萝密。欣逢采樵人,招我入禅室。昙花空外香,石溜岩下急。虚堂面五湖,碧动轩窗色。浮生疲津梁,兹焉偶栖息。闻钟寒不眠,风竹声萧瑟。
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四。南北朝。王寂。 张侯诗敏落黄閒,杨丈规摹逼老关。二妙通灵恐仙去,夜窗风雨要防闲。
石门。明代。殷序。 石门我来不厌频,悠然欲酌还自酌。千崖冥冥送雨来,万木纷纷向人落。丹邱已会烦青鸟,青田犹未见元鹤。句漏小住亦多时,便欲从此凌寥廓。
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。唐代。权德舆。 书来远自薄寒山,缭绕洮河出古关。今日难裁秣陵报,薤歌寥落柳车边。